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東一培〉 地球公民如何行動/李根政(咸豐草記錄)
1. 行動的經驗無法複製, 所以今天課堂的人數適合對話
2. 地球公民目前工作項目:
(1) 能源與氣候變遷 – 包括反核 (幾年前先從大林電廠等開始)
(2) 工業污染 – 2004年開始關注, 剛開始注意的是都會公園, 而不是工業區的公害.
(3) 教育-出版 – 最近網路科技對議題傳播很有幫助. 但FB也是商業性媒體, 粉絲團只有部份的人看得到, 其它人要看到要由主人買廣告才能看到.
(4) 國會.環境 – 因為預算都在立法院, 所以從1999年開始跑立法院
** 政治是所有環境問題的源頭, 過去不直接參與, 2013年開始參與綠黨
(5) 山林水土 – 歷史最悠久, 已關注 15年 (森林, 水資源, 含東部議題)
3. 如何呼喚群眾
專業的環保團體+公民行動 →改變世界最大的動力
環保團體扮演組織者的角色
每個運動需要的策略也不相同
4. 辦公地點
台北辦公室, 花東辦公室, 高雄辦公室
** 如國會監督是不能只以量的評估, 而應該進入質的評估. 但VOD的委員會轉播系統是有用的.
5. 人才進入一個團體要磨合, 正常是因事設人, 但實際上是因人設事.
尤其是組織的經營者的偏好.
6. 台灣NGO的下個10年 – 隨時反問自己是否達到當時的目標? 是否成長?
是否目標設定的太大, 華而不實? 是否有短期的目標?
若不是, 是否方法錯了?
7. 基金會目前有12到13個工作夥伴, 但每個人還是在某個議題上獨力扛起. 基金會有給行政支援.
8. 基金會部門辦公地點
議題分工(研究員), 會計, 媒體部門 (新媒體, 新聞媒體)
9. 組織磨合
人的認識, 價值磨合 (每年2次辦全基金會的工作坊)
但這兩年的大環境變很大 -- 媒體壟斷, 親中力量, 民主侵蝕; 因此組織工作坊會找一
些不同領域的連結.
10. 辦公室大都是已婚 – 工作可以作一輩子, 也要有假期.
11. 從事環保運動的人心理素質要很好 – 以免產生社會邊緣人的焦慮. 正義之火易燒傷自己, 所以要照顧好自己.
12. 組織如何運作
募款—2011年 1419人捐款 (468位定期). 2013年是755位定期捐款人 (高雄最多)
88.7% 大眾捐款
10.01% 國內外專案補助 (主要是主婦聯盟合作社)
13. 願意拿錢出來捐款給環保團體就是一種運動, 因為我們被教育成只要顧好自己就可以, 但事實上最重要的是體制.
如: 台灣的塑膠回收率是 70%多, 世界最高, 但生活中的塑膠用量只有1%
14. 募款背後最重要是徵信, 讓捐款人放心 – 捐款收據, 年終報告(量化), 一年三期刊物, 春聯.
15. 早年從事柔性活動—從事柔性活動的人不一定會變成倡議型的人, 於是捨棄這條”柔性活動” 的路.
16. 個人啟蒙之路
(1) 柴山促進會 1990年代剛解嚴 – 產生
(2) 1998年 高雄教師生態教育中心 -- 柴山自然教育解說牌 (不繡鋼蝕刻), 出版, 柴山植物資料庫, 校園環境植物調查, RSPCA 動物教材(台灣版) 2006年 (農場動物, 迷你動物), 2000-2002年海灘垃圾監測等…..
(3) 老家在金門, 1994年到台灣,
(4) 生活中睜開眼睛就是不公不義 (最近在看一本書: 耶路撒冷3000年)
永遠處理不完, 如何選擇題目是要看組織的視野
(5) 家 (高雄) – 工廠密度全台第一
17. 一個案子的工作流程
例: 大林電廠
流程: 先分析, 決定焦點在懸浮微粒與CO2排放量→ 行動
→背後很多組織串連→走上街頭 →凝聚志工→登報紙廣告
→環評會上只贏一票(四個燃煤機組被砍掉2組)
例: 台塑仁武廠污染
地下水污染 → 調查32個水井的污染 (一口2000元) →廠外抗爭
→草根運動 (有很多地方意見領袖只是要錢或想選舉) →與生態團體合作
例: 台塑柬埔寨汞污泥污染 (1999- 2007)
例: 台塑鯉魚山汞污泥→ 促成 “PVC故事” 這本書 (PVC 原料的生命週期)
** 從本土累積環境經驗後, 思考整體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與本土很遠的西方環境教育
理論
18. 吉洋人工湖 →高屏大湖 – 晚上去地方作說明會 (地方人動起來), 上立法院, 出版新聞
19. 2013年3月反核運動 – 7萬人
這幾年開始由藝術切入 – 找藝術家看現場, 提出構想, 裝置藝術展, 訓練100多個志工 (6萬7千人看過)
20. 今年反核展覽在駁二, 參與協助.
21. 最近弄了一台宣傳車 – 台灣希望號 (現場彩繪)
22. 地球公民基金會粉絲頁
23. 對荒野保護協會的角色建議
(1) 保護區 – 台灣的環境白皮書
(2) 非保護區 --- 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或其它團體的合作
(3) 希望有一些實質的改變 –
(4) 荒野台東 – 思考台東自然資源總體的盤點, 不一定一開始就掌握全局, 但要有一個起點. 一步步累積.
教育工作需要被創造與深化, 因為不可能10年都一樣. 一定要有累積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