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海洋保育】超越你丟我撿 淨灘行動的公民教育/螃蟹

2013台東市海濱公園淨灘/取自孩子的書屋粉絲頁

荒野從2008年地球日開始清淨海岸,2010年起與全球百餘國、千萬人,響應每年九到十月的國際淨灘行動。六年多來,每年都有近百個學校、企業與團體,五千到八千位大小朋友攜手報名全台荒野分會舉辦的20-30場淨灘活動。

許多學校師生受到「環境教育法」的驅動,企業夥伴則是日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淨灘忽然熱門起來。不管動機為何,對協會來說都是非常難得之機會,因為地球需要的不只是一雙雙撿起垃圾的手,而是一個個願意友善環境的心。我們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規劃了多套關於海洋廢棄物教案,讓每位民眾在彎腰淨灘前,都能吸收不同程度的環境教育。企業員工可選擇 2小時的「海洋塑化記」紀錄片導讀欣賞,或是1.5小時的「塑誰殺了信天翁」課程;50分鐘的「塑膠寄居蟹」與DIY活動則是為國小學童設計;而海邊現場的破冰小遊戲,除了慣用多年的恐怖海鳥胃,今年也開發出全新的教案「塑要等多久?」,只要10分鐘,志工們就能讓民眾對海洋危機有感,並化感動為行動。

荒野書衣上架囉!


【荒野環保市集】
荒野書衣除了從領巾轉變為書衣之外,還是經由八八風災受災戶婦女的雙手所縫紉,這個書衣不單單只是書衣,還結合了很多夥伴朋友的心意。

給你的愛書一個新容顏吧!
現在購買還送荒野典藏書籍喔!!
→購買連結http://goo.gl/NRFnBD

【海洋保育】〈New York Times〉研究發現污水處理廠無法處理塑膠微粒

研究發現污水處理廠無法處理塑膠微粒

水資源與水質保護_美國_20131214_New York Times

用於清潔用品如磨砂膏與牙膏的塑膠微粒經由污水處理廠流入五大湖區,使魚類等其他水生動物誤食這些帶有污染物的微粒,科學家憂心可能經食物鏈影響人體。

科學家自幾十年前即開始擔心海洋塑膠殘餘問題,但都專注海洋中累積成大面積的漂浮垃圾,近來較小塑膠碎屑污染海洋引起關注,因塑料分解緩慢且可能被水中PCBs等致癌化學物所包覆。

化妝品大廠如嬌生、聯合利華與寶僑已紛紛承諾逐步淘汰塑膠微粒的使用,而以天然物質取代,但表示此轉變可能須花費兩年以上。嬌生等公司曾懷疑這種塑膠微粒能通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因此科學家研究採樣五大湖區湖水發現,有些表面湖水每平方英里含110萬個微塑膠,而塑膠微粒佔了這些微塑膠的6成,五大湖皆發現含塑膠微粒,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因匯集其他湖的水量且被市鎮環繞,含量最高。

科學家指出,污水處理廠並沒有篩濾如報紙句點般小微粒的設計,但這不是處理系統的設計問題,而是產品的設計問題。(Chenyi 編譯、CY審校)

資料來源:
http://www.nytimes.com/2013/12/15/us/scientists-turn-their-gaze-toward-tiny-threats-to-great-lakes.html?partner=rss&emc=rss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海洋保育】魚翅可吃? 漁業署登廣告教你吃全鯊


[東森新聞]魚翅可吃? 漁業署登廣告教你吃全鯊

漁業署以報紙廣告鼓勵民眾吃鯊魚,可能誤導民眾與漁民認為鯊魚仍是可以大量捕撈的物種,但事實上國際上至少有九種鯊魚瀕臨絕種而禁捕,在荒野保護協會2011年進行的愛鯊DNA檢測計畫中,也顯示超過九成被納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反觀漁業署目前仍未建立完整的鯊魚漁獲資料庫,完全不知每年捕獲多少瀕危鯊魚。

台灣為海島,國人相當倚賴海鮮食品,但社會大眾早已了解不應再食用食物鏈頂端的鯊魚與相關製品。漁業署雖已公告鯊魚全魚上岸政策,但應公布執法成果,並逐步全面禁捕鯊魚,鼓勵食用永續海鮮,以符合民眾期待與國際潮流。

台灣目前只公告鯨鯊與汙斑白眼鮫(俗稱花鯊)禁捕,漁業署也在上週(12/9)的新聞稿清楚說明將依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的最新決議,將黑鯊(平滑白眼鮫)列入下一階段公告禁捕物種,今日卻花錢登報,公開教育民眾可安心食用鯊魚無虞,居心為何?實在需要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以上文字來自荒野保護協會FB)

延伸閱讀: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聲明] 抗議漁業署廣告多吃鯊魚

關於漁業署近日刊登廣告,要民眾吃整條鯊魚,本協會持強烈反對立場,理由如下: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自然影像創作與書寫班〉招生中

(楊維晟/攝)

給愛好自然的人,想用影像與文字記錄者,兩堂實用的知識。
日期
時間
課程
簡介
12/17()
19:00-21:00
平面影像創作
利用數位相機的特性創作與拍攝自然生態平面影像,透過講師多年攝影經驗,傳授學員自然生態攝影的秘訣。
12/26()
19:00-21:00
自然書寫
有鑑於拍攝自然影像者眾多,卻少有人寫出精采動人的自然生態故事,講師以自身寫作經驗,帶領大家漫遊於文字書寫間。
自然生態作家,著有『河口野學堂』、『昆蟲記中記』、『賞蟲365天』等12本著作。

2013年12月定點觀察


【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零食&午餐)、防護用品 (防曬衣物、帽子、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 觀察工具 (放大鏡、望遠鏡、圖鑑、相機、筆與筆記本)、手套、垃圾夾。

都蘭山08:20加路蘭停車場集合併車上山
加路蘭08:30加路蘭停車場集合

※請穿雨鞋或不會滑的鞋子。 
※加路蘭定觀12歲以下孩童請由家長陪同(一對一)。
※此活動沒有幫參與者辦理保險,安全請自行負責。

2013/12/13荒野周五誠品見【來火燒島看生態/呂縉宇】


講題:來火燒島看生態
時間:2013/12/13(五)19:30-21:00
地點:台東誠品2F
講師:呂縉宇(山豬)/義守大學研究助理

你知道綠島的漢人比台東花蓮早了近百年嗎?
你知道綠島是台東唯一沒有原住民的鄉鎮嗎?
你知道綠島沒有刑場沒有死刑犯沒有水牢嗎?
你知道綠島小夜曲不是寫綠島嗎?
你知道因為潮間帶比蘭嶼寬廣綠島的海邊更豐富?
你知道綠島因為海底比較淺珊瑚密度比蘭嶼高嗎?
你知道綠島的天空曾有上千隻翼展近一公尺的蝙蝠在天空翱翔嗎?
你知道綠島可以拍到最多寄居蟹帶著稀奇古怪的殼嗎?
你知道綠島的生態其實不輸蘭嶼嗎?

因為封山禁令,中央山脈、太平洋、黑潮的重重阻隔,這座島嶼上的人過著超過一百五十年陶淵明式的生活,讓他擁有全球最特殊的閩南文化,當大家都把生態焦點放在知名度更大的蘭嶼,綠島的生態因此更迷人。

【海洋保育】學界NGO聯手 鯊魚DNA普查登上國際期刊

狐鮫(已在大西洋與印度洋禁捕)

市售鯊魚九成八近危  環團呼籲改善鯊魚漁獲記錄表
台灣捕鯊吃鯊不忌口  恐吃垮海洋生態


鯊魚是海洋頂端掠食者,更是鞏固海洋生態系的重要物種,然而,在國際間,台灣卻總是名列獵捕鯊魚的前五大國。為了進一步了解台灣市售的鯊魚物種,進而展開保育行動,荒野保護協會於2011年發起「愛鯊DNA檢測計畫」,近千名民眾捐款支持、全台16縣市志工協助採集鯊魚肉樣本,並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教授合作,進行DNA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解碼與分析。分析的結果發現採樣中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動物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Animals)屬於近危(Near Threatened, NT)以上的鯊魚個體數量就高達九成八;屬於易危(Vulnerable, VU)以上的個體也超過五成。

〈東一培〉 地球公民如何行動/李根政(咸豐草記錄)


1. 行動的經驗無法複製, 所以今天課堂的人數適合對話

2. 地球公民目前工作項目:
(1) 能源與氣候變遷 – 包括反核 (幾年前先從大林電廠等開始)
(2) 工業污染 – 2004年開始關注, 剛開始注意的是都會公園, 而不是工業區的公害.
(3) 教育-出版 – 最近網路科技對議題傳播很有幫助.  但FB也是商業性媒體, 粉絲團只有部份的人看得到, 其它人要看到要由主人買廣告才能看到.
(4) 國會.環境 – 因為預算都在立法院, 所以從1999年開始跑立法院
       ** 政治是所有環境問題的源頭, 過去不直接參與, 2013年開始參與綠黨
(5) 山林水土 – 歷史最悠久, 已關注 15年 (森林, 水資源, 含東部議題)

〈東一培〉山坡地超限利用/楊俊朗(咸豐草記錄)


1. 原來不太想來講
 因為擔心大家對地球公民基金會有過度期待, 也擔心這樣的方式是否適合其它個案上.

2. 個人生命成長經驗
並不是所有人會想作這件事, 因為與生命成長經驗有關
清大工業工程學士
中山大學企管碩士
飛利浦半導體高雄廠
地球公民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有提供機會讓專職忙一陣子後休息一下
到山上充電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飲食/農業/生活小分享】歡迎大家來坐喔~

(蘋果/攝影)

台東何其幸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20%的人口從事農業,也因此台東生活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與土地緊密連結所產生的迷人互動。

我們有比其他地方更近的距離,去碰觸山和海;我們有比其他地方更多樣化的食材,產自於不同文化所看顧的土壤;我們有隨手可得的自然素材,去變化出日常的器物與玩具;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與萬物脈動一致的謙卑。

你開始學習了嗎?你學習到了哪些?

台東荒野的〈飲食‧農業‧生活小分享〉,想讓好朋友們來說說身體力行的生活經驗、聊聊現代人應該重視的生活議題,一同省思和實踐...


〈聊聊蛋與奶/大冠鷲〉
8/16(五)19:30-21:00
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超市一顆雞蛋賣多少錢?你希望花多少錢買一顆雞蛋?而一顆雞蛋又該價值多少錢?
從最生活化的蛋與奶,我們來關心食物的生產過程與消費者的連結,請帶著你的想法,一起來共同分享蛋與奶的故事。

〈認識菇蕈類/牛樟〉
9/27(五)19:30-21:00※為避開中秋連假所以改期囉!
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菇蕈類在生界的地位如何?它們是怎樣討生活的?如何觀察菇蕈?如何分辨菇蕈?它們又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何干係?

〈退休玩農場─分享貞錫園/溪哥&山貓〉
10/18(五)19:30-21:00
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看溪哥與山貓如何把單一作物果樹農場,玩成”蘊藏著無限生機,充滿著形形色色的物種,更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的迷你荒野。除分享轉型經過,也將分享成果,及農產品簡易加工。請帶著無色眼鏡和無味的環保餐具到場,貞錫園珍惜10月18日晚上難得的緣份。

 〈聊聊咖啡/黑枕藍鶲&大冠鷲〉
11/22(五)19:30-21:00
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冬天的晚上,帶著小杯子和小點心來台東荒野吧!聽夥伴們分享如何選擇好咖啡,一起烤火烘豆子和品嘗咖啡。

 〈教孩子做菜/雲杉&苦楝〉
12/20(五)19:30-21:00
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回家吃飯吧!
全台沒有多少人在家煮飯來吃,因為煮菜好麻煩。
如果小時候曾經在廚房跟著爸媽轉來轉去,鼻子聞著香氣眼睛看著菜刀起落鍋鏟翻攪,長大後按著記憶中的畫面是否能讓人重拾鍋鏟呢?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有機會做過菜,那麼自己煮食就變成簡單而充滿樂趣的享受囉!
歡迎大家在這天晚上和我們一起動手、聽我們分享和孩子一起做菜的趣味吧~
※請自備碗筷餐具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海洋保育】壽司與全球漁獲(演講紀錄)/咸豐草


10/17/2013 週四, 荒野台東分會邀請台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合辦海洋講座, 借東大的視聽室場地, 邀請我期待已久的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博士.

兩三年前看過一部引進台灣的記錄片 [漁線的盡頭], 講 2048年人類會有很多魚種再也吃不到的隱憂. 這部片是邵老師引進的. 看完這部片就很期待有機會看到邵老師.

這次邵老師來台東, 是要導讀另一部他引進的記錄片 [壽司與全球漁獲].
我仍是楊桃套袋期間, 提早結束農事去縣府開一個環境教育的委員會, 再趕去機場接送邵老師到東大.

因為接送, 有機會在路上與邵老師深入聊天.

原來專攻海洋魚類研究的邵老師, 研究台灣潮間帶的魚類多年, 從20多年前300多種魚, 到10多年前200多種, 到幾年前只調查到50多種.

憂心海洋生態環境與過度漁獲的他, 不願繼續看台灣的魚類資源繼續消失, 決定個人自力在公餘推動海洋教育. 於是已近退休年紀的他, 不辭勞苦自費由歐洲買下[漁線的盡頭] 記錄片台灣版權, 再自費請人翻譯再配上中文字幕, 接著他全台跑透透, 放映與導讀了50多場. [壽司與全球漁獲]. 邵老師希望大家在網路找到這部片就放映, 不必擔心版權由他持有, 因為他希望愈多人看握愈好! 這樣台灣的海洋生態才有救!

這個過程看起來就是一個傻人的故事! 但卻是一個可愛的傻人. 台灣如果有更多這樣的傻人就會更美好了!

邵老師今年再次當傻人, 自費引進這部記錄片 [壽司與全球漁獲 Sushi and Global Catch]. 400歐元買下版權加上自費的翻譯, 字幕與壓片.

幸好當天東大師生不少人到場, 荒野台東也有一些夥伴到場. 傻子的想法才得以傳播. 我在此把影片內容與邵老師的PPT導讀作個簡單記錄分享, 希望大家多瞭解我們面對的海洋問題, 吃魚也要用心並永續:

【台東生態】鸞山村的穿山甲(演講紀錄)/咸豐草


上週五 (11/8) 荒野台東分會邀請了在鸞山村作穿山甲調查的屏科大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敬閔先生 (臉書: Ching-Min Sun), 到誠品書店作荒野週五見分享.

已經難得看到近 40人來聽講了, 而且感覺一半以上是荒野台東的夥伴, 可見神秘的穿山甲有很多人很喜歡.

誰不喜歡呢? 溫和只吃螞蟻, 可愛又害羞! 而且面臨危險的處境, 棲地被人類佔領, 以前被人類獵捕當肉吃, 數量已經少很多.

照片裡是難得的實體標本 (受傷死掉的個體)

還好, 鸞山村意識到保育的重要, 與屏科大合作調查穿山甲, 啟動保育的契機.

有機會, 歡迎來到穿山甲研究站當研究幫手, 或是幫研究站蓋簡易竹屋.
或只是來到鸞山村參觀穿山甲生態館 (快開張了), 未來將有此地成立的穿山甲保育協會經營.

PS. 鸞山村就在鹿野市區附近幾公里處. 卑南溪對岸, 197公路上.

以下, 經過講師孫研究員同意, 貼上我作的課堂記錄, 讓大家多關心穿山甲.

11/16(六)〈給孩子們,非核家園/巴奈&那布〉說唱會


〈給孩子們,非核家園/巴奈&那布〉說唱會
時間:11/16(六)15:00-17:00
地點:台東誠品2F(台東市博愛路478號)
(此場不須買票)

2013入秋,巴奈、那布、小孟三個人,一台車、一把吉他,從台東出發,找著認真生活的人們一起談唱全台灣。

wu kan mas maidudu tu dan
kau pa mas maza na kan dapanan su.
沒有好走的路
端看你選擇走哪一條

我們不希望台東成為下一個蘭嶼,更不希望台灣任何地方成為下一個福島,透過五十間在台灣各地的友善空間,透過創作、說唱,來激起朋友們一起實踐對台灣土地的疼惜,也為『台東廢核 反核廢聯盟』所籌辦活動與兩位工作者的薪資募款。

巴奈Panai 
在她的聲音裡不只吹得到太平洋的風,甚至看得到銀河,她分享勇敢引你進入灑滿月光的黑暗,等你踩穩了,再一起往前走,痛苦又快樂的歌聲讓直入你心的旋律承認你自己。

那布Nabu
布農族不適合走平平的路,所以在從臺東走到臺北反美麗灣的路上腳很快得起水泡,依然堅定地一路歌唱到城市,溫柔優雅的眼神揉入驕傲的歌聲,細膩誠實震懾你的恐懼,喚醒你堅強本能。

http://realpanainabu.blogspot.tw/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2013年11月定點觀察

(施炳霖/攝)

【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零食&午餐)、防護用品 (防曬衣物、帽子、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 觀察工具 (放大鏡、望遠鏡、圖鑑、相機、筆與筆記本)、手套、垃圾夾。

※11月加路蘭定點取消。
※請穿雨鞋或不會滑的鞋子。 
※加路蘭定觀12歲以下孩童請由家長陪同(一對一)。
※此活動沒有幫參與者辦理保險,安全請自行負責。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2013/11/08週五荒野誠品見【遇見穿山甲/孫敬閔】


講題:遇見穿山甲
講師:孫敬閔/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班
地點:台東誠品2F(台東市博愛路478號)
時間:11/08(五)19:30-21:00

簡介:全世界有少數幾種哺乳類以螞蟻及白蟻為主食,包括穿山甲、食蟻獸、犰狳、針鼴與袋食蟻獸等。其中,以穿山甲對於螞蟻及白蟻的依賴程度最高,說他們是真正的「食蟻獸」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儘管許多保育法規致力於保護穿山甲,仍無法阻止在華人地區穿山甲龐大的消費市場需求,讓穿山甲逐漸面臨瀕危的命運。野外研究穿山甲是一項辛苦又有趣的挑戰,我們的研究目的是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讓大眾了解保育穿山甲的重要性。

【2013海洋影展】11/09《飛魚的旅程》與談人:林詩嵐

│飛魚的旅程Flying fish 's journey

臺灣/2011/60分鐘/導演:簡毓群


11/09(六)19:30-21:00台東生活美學館  文化百老匯廣場
與談人:林詩嵐/蘭嶼青年行動聯盟成員

飛魚為大洋表層洄游性魚類,亞洲每年從二月到十月,依序從菲律賓、台灣到日本都有飛魚的捕撈文化。

隨著黑潮洋流的召喚,驅使著達悟人、漁民和科學家頂著烈日、乘風破浪,進行一場場與飛魚的文化傳動。

近十年來,由於飛魚捕獲量驟減,連帶影響到其他洄游性魚類的經濟捕獲,以及傳統的飛魚文化,透過張水鍇教授研究團隊、達悟青年林詩嵐等人的深刻體驗,他們都知道,唯有試圖了解飛魚的生命旅程,才有辦法提出讓台灣東海岸漁業永續的政策方向。

※與談人能否順利前來視天氣而定。

【2013海洋影展】11/07《退潮》與談人:蘇耀廷

│退潮 Ebb and Flow│

臺灣/2011/59分鐘/導演:柯金源



11/07(四)19:00-21:00台東大學知本校區鏡心書院(共同教學大樓)2樓 戶外大階梯
與談人:蘇耀廷/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常務理事

簡介:紀錄片《退潮》是金鐘導演柯金源耗時5年以上所製作的紀錄片,影片敘述現在的漁村離海越來越遠,村民們雖然仍期待靠海維生,但時空變遷下,村民望海的目光也日漸退卻。以前整村的人都在養蚵,現在僅存的數十戶養蚵人家,要到自己的蚵田,必須先穿越西濱公路,再穿越彰濱工業區。而今,可能還有另外一場工業革命開啟新的時代,居住在這塊濕地上的人民,有可能保住他們最後的淨土嗎?

為了留存歷史,導演以高畫質的攝影機,忠實呈現這一片台灣最珍貴寬闊豐富的泥灘地,以及這偏遠小漁村如史詩般、人與生界的故事,以及環境永續的可能性與挑戰,也是為下一世代,留下美妙記憶的方式之一。我們遵守心中的感動與份際,把這可能是現代人漸漸疏忽的一片海岸、或不曾體悟的一個故事,向世人傳達這真實存在了數千年、與先民二百多年來胼手胝足養兒育女的過往軌跡。

蘇耀廷
現任: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推廣講師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常務 理事
台灣典範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衛生主管
高雄社區大學 生態講師
水土保持局 社區營造 專員

曾任: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高分會  解說組長
經濟部 加工出口區 攝影學會 會長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半屏山生態區 執行長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高雄分會會長
高雄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台東生活】蟹蟹 ~ 回家真好/糞金龜

一隻背後,匿藏著超乎想像的“隱藏版”!

才踏進門,就聽得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喊叫:「老~~~」「bla...bla...」
「哇...什麼跟什麼?可以一個人代表說清楚嗎?」

「有人捉寄居蟹!」在看過“塑膠寄居蟹”影片,並解釋過目前寄居蟹和海洋的概況後,這樣的行為對其他人而言,莫不是件“天大”的事,怪不得大家這麼鼓譟激動了。先交代其他人安靜的作該作的事後,喚了當事人─小慶到跟前,小心細問...「是夜市買的嗎?」「有幾隻?」一開始,孩子只敢用比蚊子還低頻的聲音怯懦的答道:「不是...」「不知道...」

還沒問出所以然,傳來辦公室廣播:「所有班級要排隊作晨間活動。」和小慶間的對話只好就此打住。

〈東一培〉田野調查實務/蔡政良(咸豐草紀錄)


2013年10月24日(四) 19:00-20:30 田野調查實務分享/蔡政良(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紀錄片工作者)
1.蔡政良介紹
住都蘭 (舉家搬來台東)
人類學博士/台東大學助理教授/紀錄片導演
紀錄片: 阿美嘻哈
阿美族的名字: 真正的男人 (Futuru)
會說阿美族語的日常交談.
目前是部落所屬年齡階層的幹部, 兩年後進階到年齡階層的執政階層!

2.今天以講故事為形式
3.台灣的文化差異問題一直都很大
即便台東不同地區
(1)以都蘭原住民藝術家”意識部落”為例
不同地區的原住民在海灘上以漂流木創作
林建成作家(史前館研究員)—當漂流木創作被颱風吹走後說好可惜, 但原住民藝術家無法理解.  這代表互動的頻率不一樣
(2)田野調查—突破文化界限, 試著去理解其它文化, 並打破自己的成見
4.不喜歡用”田野調查”這個字眼, 因為以前的歷史裡這些都是屬於殖民的一部份, 1926年Malinmasiki 出版書, 是為人類學田野調查的鼻祖.
過去都是殖民蒐刮的資料, 20世紀前的人類學家被稱為搖椅上的人類學家.
Malinmasiki 去歐洲遇到大戰滯留當地, 反而有時間瞭解這些島嶼.  這些人以前都會交換”互拉圈”.
田野是什麼?  殖民者帶有演化論的觀念!  現在此觀念仍在我們心中, 並不是從落後到文明的歷程, 而是多線的發展.
田野這個詞雖不喜歡, 目前就是學習另一種生活方式.  田野有上到下的階級觀念.

〈東一培〉關心議題第一步:資訊取得及解讀/黃斐悅(咸豐草紀錄)


2013年10月15日(二) 19:00-21:00
關心議題第一步:資訊取得及解讀/黃斐悅(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

1.主題 – 鎖定資訊取得
2.以前經驗 – 從學生時代開始, 只是市井小民, 資訊取得是第一步
3.動機 –
4.為何資訊是第一步
– 個人動機的引發
理性判斷, 情感號召
– 擴大行動的核心基礎
組織溝通工具, 戰略思考之基本依據, 輿論戰場, 未來歷史記錄

5.與政府單位用資訊之差異
更瞭解現地之狀況 (在地知識)
6.資訊的層次
(1) 工作面
客觀陳述資訊 (優先)
理論及佐證資訊 (次要)
(2) 整體制度架構  如: 土地審議制度
個案 – 如: 蘇花高, 其它道路開發案例
☆ 查資料來源:
論述類 -- 全國碩博士論文網路
法規類 -- 全國法規資料庫 , 各機關法規網站

7.市井小民的查資料管道 (開發個案類)
(1) 第一關: Google 大神
先釐清: 開發單位, 其它主管機關
計劃案全名, 年份
關鍵之中央審議歷程 (如:環評, 都市計畫委員會, 區域計畫委會)
PS. 中央的環評, 都計與區域計劃有書件資料, 但縣級單為未必有

〈東一培〉人間行走/胡慕情(苦楝、天空紀錄)


10/12(六) 14:00-16:00人間行走/胡慕情(曾任台灣立報文字記者、前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

***
在台灣,新聞是news,但是在國外,新聞是story,新聞必須說故事。而且新聞是有脈絡的,不是單一故事,且新聞要扣緊public公眾與communication雙向溝通。

記者要事先做功課,要先研究要報導的主題,如找相關主題的碩博士論文來看,寫報導要有所本有證據,不能讓情緒主導報導,但是報導也要寫人的故事,讓不能到現場的人可以藉由報導了解當事者的故事與情感。

處理議題可以擴大或縮小,看你的目的是什麼,例如美麗灣的例子不只是飯店要不要蓋,而是可以擴大去談到東部土地地權複雜的問題。

***
現在的媒體環境,不允許記者只不斷的去跑一條線,這是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記者本身願不願意去做,報導樂生時,我不會只有在記者會去,而是每一個議題相關的現場都去。

阿公阿嬤的訴求每次說的都一樣,聽多次了就沒有感覺。但有次去看了一部樂生的紀錄片,看到導演去追問題的根源,就領悟到,受訪者一再重複的訴說,是因為記者的無能。你的受訪者可能是底層民眾,無法跟你說是什麼制度和因素影響造成了他現在這樣,他只能不斷說自己的故事。是記者要去找出影響事件背後的社會因素,才有可能真正造成改變。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東一培〉蘭嶼核廢料對島嶼的發展與影響/希婻瑪飛洑(苦楝紀錄)


10/12(六) 10:00-12:00蘭嶼核廢料對島嶼的發展與影響/希婻瑪飛洑(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秘書長)

*蘭嶼傳統家屋包含祖屋、高屋、涼亭。
*日本中森教授以日本311及歷史事件看來,若有海嘯,海浪會打到目前的蘭嶼貯存廠。
*現今五十歲之蘭嶼人在六零年代核廢廠與核廢港工程時並不知是核廢用途,當時是島上難得一見的重大工程,且當地人詢問時被告知是魚罐頭工廠可讓當地人在當地就業而不必到台灣就業,因此被六零年代小孩視核廢廠與核廢港工程為希望工程。

〈東一培〉反美麗灣行動經驗分享/林淑玲(苦楝記錄)


2013/10/8
*自97年開始參與反美麗灣行動,但93年杉原灣即被BOT招標。
*刺桐部落阿美族人稱此地為Fudafudak,意指海面上閃閃發光的樣子。富山村有4000年前遺址,但至今未被政府列為文化遺址。
*97年中研院陳昭倫老師在杉原海灣做珊瑚調查,發現有110種珊瑚種類,佔台灣1/3。
*阿美族人都會去海邊採集,附近閩南人亦當漁場。

*台東機場有一照片竟是民國八十幾年的杉原海灣樣貌,由照片看來當時仍保有自然美麗,海岸林還有許多,雖有建物,但是在陸地上,且建物與海之間有一片海岸林。如今海岸林已全然被砍伐。
美麗灣引起爭議之四點:違法環評、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之開發、公有財私有化財團化、阿美族的傳統領域。
*如今「美麗灣」幾已取代原地名杉原海灣、Fudafudak。之前在法院判決停工時,業者依舊繼續建設泳池及其他建設,台東縣府亦無作為。

〈東一培〉台東行動實務分享/楊宗瑋(大冠鷲紀錄)


楊宗瑋老師(環盟台東分會)
1021003 紀錄:大冠鷲

*台東環盟的起頭來自台東焚化廠抗爭事件,因為豐里在地人反對焚化廠的興建,集合一批台東大學老師及在地關心環境人士,向台灣環保聯盟尋求支援,才開始以環盟台東分會名義活動

*每個人心中都有潛藏的直覺
*環境自覺,每個人的自覺都是社會的一環
*台東與台北的差異非常明顯,台東是小鎮型的城市,個人對公共性的事務較無感
*讓社會上軌道的心,台東與台北有差異
*自我要求,要求別人較困難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東一培〉我們走過的路/許天麟(咸豐草紀錄)


1.許天麟介紹
–新竹荒野副分會長, 台東教書 9年, 家裡的身份證都是 V開頭.
–曾經在台東住 10多年, 後來搬到新竹.  孩子進小學之後, 假日就帶孩子參加荒野活動.
–參加竹二解, 分組分到海邊去值勤, 組裡的人都離開剩下自己當組長, 就開始設計活動.

2.海濱解說
海邊的解說較容易, 因為著物種較少, 開始瞭解生態系.
當時海濱就有開發為工業區等之壓力, 解說時就被挑戰問為何要保護螃蟹?
被問倒之後就去問別人與找資料, 慢慢瞭解濕地的重要.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環境議題講座~歡迎旁聽


環境議題培力課程開放旁聽~
地點:台東分會(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1.旁聽每堂酌收100元。
2.加上記號者,代表提供台東荒野解說員、推廣講師、綠活圖小組成員免費旁聽。

10/03(四) 19:00-21:00
台東行動實務分享/楊宗瑋(台東環盟成員、南島社大發展協會理事長)

10/08(二) 19:00-21:00 
※反美麗灣行動經驗分享/林淑玲(刺桐部落居民)

美麗灣議題從只有臺東少數人知道到現在變成全台都知道的環境議題,淑玲始終如一的無畏與堅定讓我們好佩服。

美麗灣應該是臺東第一個觀光bot爭議,但是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後續,應該是所有生物共享的好山好水絕對會有許多把美景視為錢景的人覬覦著圈地營利,我們需要更多人守護台東好山好水。
(文字/苦楝)


10/12(六) 10:00-12:00
※蘭嶼核廢料對島嶼的發展與影響/希婻瑪飛洑(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秘書長)

民國六十九年核廢料從台灣漂洋過海到人之島蘭嶼,九萬七千多桶的核廢惡靈,三十多年來陪伴著達悟孩子長大。

台電委託中研院的研究報告證實,蘭嶼核廢貯存場的鈷60和銫137已經外洩,島上最年輕的罹癌小孩只有五歲。蘭嶼不斷面對著外界強大的浪潮,核廢進來、遊客進來、回饋金進來、水泥工程進來...

「當了媽媽以後,我非常害怕我的孩子以後還要牽著我孫子的手,繼續反核。所以就算社會運動是一條寂寞的路,我也會繼續走下去!」   

講者簡介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8-79-11210#ixzz2BH2AzG1b
http://sinanmavivo.blogspot.tw/

10/12(六) 14:00-16:00
人間行走/胡慕情(曾任台灣立報文字記者、前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

你如何去閱讀新聞?如何去理解記者的社會角色?如何去看待關於書寫/紀錄這回事?從自身生活出發的書寫/紀錄如何能有更廣、更深的環境觀照?

慕情長期關心環境/人權議題,除記者工作外,部落格也累積大量而深入的議題觀察紀錄,敏銳帶有情感的文字描繪點滴人間風景,揭開事件底下你沒看見的溫暖或不堪。

講者簡介:
http://fred.ipod.to/blog/?post/2092
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8/09/02/317742.html

10/15(二) 19:00-21:00
關心議題第一步:資訊取得及解讀/黃斐悅(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

10/24(四) 19:00-20:30
田野調查實務分享/蔡政良(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紀錄片工作者)

10/31(四)19:00-21:00
紀錄環境現場─實務經驗分享(之1)/黃苑蓉(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

11/02(六) 10:00-12:00
福爾摩沙的美麗與哀愁/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11/02(六)14:30-16:30
紀錄環境現場─實務經驗分享(之2)/黃苑蓉(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

11/03(日) 10:00-12:00
山坡地超限利用/楊俊朗(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11/03(日) 14:00-16:00
地球公民如何行動/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2013/10/11荒野周五誠品見【FUN心悅讀─發掘閱讀中的樂趣/葉蟬甄、林彥君】


時間:10/11(五)19:30-21:00
講題:FUN心悅讀─發掘閱讀中的樂趣
講師:葉蟬甄、林彥君(永齡台東教學研發中心)
簡介:
一本繪本、一本故事,除了陪孩子閱讀故事的情節,還有許多等著你發現的樂趣…
從文句中,發現國字的秘密,讓孩子多認得一些字;藉著多元豐富的討論,讓孩子讀的深、讀的透;加入小工具的協助,增加挑戰性,讓孩子一讀再讀;讓我們一起透過多元的閱讀活動,使閱讀不只是閱讀……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台東荒野★第一期環境議題培力課程



【緣起】
台東,幸運的東臨碧藍太平洋,西臨高聳中央山脈,還有溪河流過,廣闊的平原…多元的自然環境吸引了許許多多物種在此生活,包括人類。

只是,有些人類並未意識到其他物種的存在,只是,有些人類只想到利用土地利用美景來賺錢。如杉原海岸BOT事件、如達仁南田核廢料預計儲存場、如山林濫墾濫伐、溪岸河岸水泥化…許多物種因此失去家園失去生命。但是所有生命都是息息相關,人類是無法單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

如果,您對臺東好山好水仍存有一絲嚮往,倘若,您對急遽變遷的臺東環境具有一份守護的使命感,或者,上述這些事件對您是如此地陌生,又者,您已有些熟悉,那麼邀請您,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的「環境議題培力課程」,讓我們一同來認識正發生在臺東這塊土地上的大小事,也讓我們更深刻來關懷了解這些事,我們也希望透過培力課程,培養力量,學習如何行動,為我們所愛的這塊土地做些什麼,並結識一群多元又熱血、正在為這塊土地更美好未來而努力的夥伴。

行動是改變的開始,凝聚公民力量來守護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課程目的】
分享環境議題參與經驗,學習各種行動策略,結識關心環境議題的夥伴,增加信心與熱情,建立學員對環境議題的公民行動力。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台東荒野◎第二期解說員訓練班招生

 (糞金龜/攝影)

如果您喜歡招蜂引蝶,喜歡拈花惹草,樂於分享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美好及喜悅;如果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產生疼惜與感觸,對待人或事總是抱著樂觀與積極的態度,並樂於在未來閒暇,挪出些許時間,充分規劃貢獻、分享、學習!您就是我們所要尋找的對象。

這是一個結合自然生態、解說教育、土地倫理、探索教育、生態遊戲等等的綜合課程,課程從解說員的紮實蹲馬步,如何蒐集及累積解說資料,一直到如何規劃解說,再加上多次的實際操作,使其具有基本的解說能力,增加上場解說的信心;這也是一個提供您回歸自然、結識同好、拓展視野、發現自我的美妙學程,希望以引導學習、觸發感動,確立荒野解說員的特色。

2013台東荒野海洋影展


│海洋塑化劑 Plastic shores│

英國/2012/55分鐘/導演:Edward Scott-Clarke



10/03(四)19:00-20:30台東大學台東校區教學大樓5F視聽教室A
與談人:林義隆/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分會長

簡介: 2010年統計,全球塑膠製品總產量超過300萬噸,而其中三分之一用於一次性包裝,而使用過後的垃圾,除了回收、焚燒、掩埋外,剩下的就逃到我們的環境中,隨處可見。海洋也無法倖免成了塑膠垃圾的溫床,沒有人知道它會存在多久,或許數十年也或許數萬年。

塑膠製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與倫比的方便、衛生與舒適,但是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竟然讓我們的大海變成一碗塑膠濃湯?究竟誰會成為受害者喝下這碗五味雜陳的湯?魚、鳥、海龜還是你我?

這部由Edward Scott-Clarke導演所拍攝的具有濃濃塑膠味的"海洋塑化記",除了揭示塑膠製品如何危害海洋生物外,更延伸探討國際性海洋垃圾汙染問題,將枯燥沉重的議題透過動畫的方式呈現,讓更多人能夠認識並瞭解海洋廢棄物問題,是如何影響著你我的生活與健康。

│壽司與全球漁獲 Sushi:The Global Catch│

美國/2011/64分鐘/導演:Mark Hall


10/17(四)19:00-21:00台東大學台東校區教學大樓5F視聽教室A
與談人: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

簡介:
這是一部是由美國獨立製片人兼導演Mark Hall於2011年所拍攝完成的作品,探討目前正興起的全球壽司熱潮,如何因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例如黑鮪的資源崩潰後,造成海洋生態系及食物鏈的失衡,而導致所有魚種均將消失的紀錄片,可進一步說明何以到了2048年海裡將會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且以壽司常用的魚種─黑鮪為例,從牠的形態、生態習性、捕撈過程,產銷管理到如何運送到市場及餐廳,以及如何從日本的東京風靡到全球各地的原因均做了詳細的介紹。

壽司的連鎖店或專賣店亦日益普及。這種異國的飲食文化,不但簡單、養生(含Omega-3),精緻又方便,正符合生活忙碌的消費者之需求。它的時髦與流行原本無可厚非,但問題卻出在高檔的「壽司」或「握壽司」,上面所用的那片「生魚片」的物種,如是已瀕臨滅絕,例如黑鮪,其後果將會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迅速消失。特別是當壽司的熱潮也開始在中國、巴西及印度等人口眾多的新興工業大國開始流行,則很有可能會加速海洋資源的崩潰。「壽司」或「生魚片」並非不能吃,只是,當我們一口一口吃下的同時,是否也能注意所食用的魚種是否符合生態保育的原則,藉以建立永續海鮮的觀念,守護海洋永續資源。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2013秋季定點觀察

 (苦楝/攝影)

【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零食&午餐)、防護用品 (防曬衣物、帽子、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 觀察工具 (放大鏡、望遠鏡、圖鑑、相機、筆與筆記本)、手套、垃圾夾。

※請穿雨鞋或不會滑的鞋子。
※加路蘭定觀12歲以下孩童請由家長陪同(一對一)。
※此活動沒有幫參與者辦理保險,安全請自行負責。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2013/09/07史前館放映《希望之國》



電影《希望之國》放映與討論
時間:2013/09/07(六)14: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縣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視聽中心

與談人:
蘇雅婷 (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秘書長)

影片簡介:
多倫多影展奈派克獎。
強震來襲、核電廠爆炸!小野一家寧靜的生活被硬生生打斷。政府緊急劃出警戒區域,強制民眾疏散避難。「萬幸」的是,小野家僅部分庭院被納入警戒區,主屋仍在「安全範圍」。但同樣的空氣和水,一線之隔當真就零威脅?政府決策的荒謬漏洞,將人民分化成離、守兩派。民眾不是患上輻射恐懼症,就是對這「隱形的戰爭」無感。

即使暴露在核輻射,小野仍堅決和老妻留守家園;為了保護兒子一家,也只能將懷孕的兒媳和兒子狠心驅離,讓完整的家一分為二。這場災難,即將對無數尋常之家,劃下一道道難以磨滅的傷……

導演的話:
重現黑暗時刻,寄託希望之光
《希望之國》是我另一部「後311」電影,我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處理核電廠問題,但我從未想藉此發表聲明或提出政治主張。媒體多次報導家庭被迫分居或酪農業者於事故後自殺之類的故事,這些新聞或節目只能留下「資訊」;反之,我想在影片中描繪記錄的則是災區的「感受」和「情感」。

我多次走訪石卷和福島,與避難所的災民交流,逐步建構劇本。不論對話和場景,我盡可能排除想像,忠實呈現。我的目的並非在片中呈現希望。事實上,在我的研究中,很多案例並非走向希望。我相信就算看不到有形的希望,最終希望還是能在心中發芽。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2013國際淨灘日@台東】9/15愛上大海我的家:開始行動!

在垃圾蔓延的海灘上可能難以欣賞五彩玲瓏的飛羽、聆聽森林的天籟,但更強烈的視覺衝擊撼動每一個參與者的心,原來日常生活製造的垃圾早已攻佔海岸、包圍島嶼,站在眾人堆疊成形的垃圾山前,有人靜默了。

我們或許可以確定按下沖水馬桶後,所有的不舒適都會得到善終,但馬桶與垃圾桶有所不同,當沙灘上撿不完的垃圾中出現昨天喝的茶飲品牌、早上吃的速食包裝、甚至是數以百計的針筒與上萬個打火機,你我開始懷疑可能只有一部分是遊客所棄,我們文明生活的後遺症並不如想像中全數得到妥善的處理。

垃圾從拋棄到焚化、掩埋或回收的過程中一定有某些環節出了差錯,我們都是製造者,人類來海邊撿回自己的垃圾只是負起最基本的責任而已。

當我們承認錯誤後,才有勇氣面對自己。才能夠體會到綠色生活的3R中「減量」為什麼比「重複使用」與「回收」重要,如果你在淨灘後的某天,走進超商拿起一罐飲料時想起背包中的水壺而遲疑了,或伸手接過早餐後又將塑膠袋還給店家,也不需要太驚訝,因為這就是淨灘這堂「初階」課程「深刻體驗」的特色,我們相信歷年參與淨灘的3萬多位朋友也會用不同態度面對他們一年中將使用的600萬個寶特瓶與2100萬個塑膠袋,甚至將淨灘的經驗分享給台灣700萬個家庭。

沒有淨灘經驗的人,不會認為這個年代還存在廢棄物處理問題;參與過淨灘的人,明年再報名時則想知道垃圾會不會少一些。不只是我們想知道,這也是26年前美國Ocean Conservancy發起第一次淨灘後,為何快速蔓延至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累計876萬人響應的原因。

或許人類在文明起源前就有亂扔垃圾的壞習慣,只是50年前開始大量用拋棄百年無法分解的塑膠,讓26年前的一小群人開始倡議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在台灣這100%環海的島上,今年有0.03%的人捲起袖子來淨灘,你覺得明年垃圾會變少嗎?或許我該問你「明年還要再次響應嗎?」或是「明年要帶幾個朋友一起來?」

節錄自〈0.03%的力量有多大?〉螃蟹(荒野海洋保育專員)

讓我們繼續行動吧!
【2013國際淨灘日@台東】9/15愛上大海我的家:開始行動!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
【活動日期】2013年09月15日(日)
【活動時間】下午14:50~17:40
【活動地點】台東市馬卡巴嗨公園(海濱公園)
【集合地點】馬卡巴嗨公園黃家蔥油餅前方之草地 (七里坡餐廳右斜前方)
【活動對象】關心海洋環境生態的朋友、親子、學校、社團等免費參加。
【攜帶物品】自備/帽子、防曬乳、雨鞋、雨衣、健保卡、個人藥品、長褲、毛巾、穿著袖套或長袖外套(避免曬傷)、環保水壺、運動(包)鞋(請勿穿拖鞋或涼鞋,避免被不明物刺傷)         
【報名方式】線上填寫報名資料http://goo.gl/ogtuy
【報名名額】160人
【報名截止】即日起至9/10截止,或額滿截止
【活動流程】

14:50-15:10 報到與分組(參加民眾、志工、團體簽到)
15:10-15:20 開場說明、活動內容介紹
15:20-15:40 分組解說活動(生態遊戲、ICC表格說明)
15:40-16:40 淨灘(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
16:40-16:55 回收分類秤重
16:55-17:05 小組分享
17:05-17:20 全體分享與公佈成果
17:20-17:40 整理環境、器材回收

【注意事項】
*活動中請注意自身安全,請勿自行離隊 (國小三年級以下,務必請家長注意兒童行動及安全)。
*尊重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請勿任意採摘、踐踏植物以及捕捉動物。
*當天進行淨灘時請注意:
   a.盡量使用夾子碰觸較危險垃圾,如玻璃、針頭或其他尖銳物品。
   b.請盡量不要踩在木頭上,以免被釘子割傷。
   c.遠離海浪,並隨時注意潮水之變化。
   d.若廢棄物太過於龐大,切勿一人搬運、清理。
*當天活動連絡人台東分會秘書 莊詠婷  0934-062483

【交通地圖】        

【海岸監測簡易說明】
海洋廢棄物監測由ICC國際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發起將當日所撿之海洋
廢棄物垃圾,透過有系統之紀錄,於淨灘後,統計回報給國際組織,使其能有客觀數據資料,了解海洋廢棄物成因,並且研擬方案督促政府和企業於源頭減少垃圾產生。

愛上大海我的家.2013淨灘輔導員培訓@台東


我們這一代利用廉價又營養的野生海產成長茁壯,卻以便利生活與過度消費的毒物報復大海。可惜陸地上的人類看不見海面下的危機,聽不到來自深海的警訊 …

淨灘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而是關心環境的起點,讓我們用手拾回海洋的愛。

荒野志工引導民眾,將撿回來的垃圾進行記錄,從中反思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對海洋的影響,改變我們的行為就可以擁有乾淨的海洋。邀請您加入淨灘輔導員行列,帶領民眾一同思考海洋廢棄物問題!(淨灘時間:9/15@台東市馬卡巴嗨公園)

召募對象:
不管您是不是荒野人,沒有沒參與過淨灘~只要是喜歡海洋或覺得對不起海洋、想為環境付出行動或捨不得海洋生物吃塑、樂於分享或想要結識新朋友…的伙伴,歡迎您加入,讓我們用行動守護這片大海我的家!

培訓日期:9/11(三)19:00-21:00
地點:荒野台東分會(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a/wilderness.tw/forms/d/15DPrqq6UWn124kubhja0GPW4Xl8I7M8lmCo0xsmGVsI/viewform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2013/09/13荒野周五誠品見【鯨豚的美麗與哀愁/葉建成】


講題:鯨豚的美麗與哀愁
講師:葉建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時間:9/13(五)19:30-21:00
地點:台東誠品2F(台東市博愛路478號)

1996年,由於媒體大幅報導花蓮的鯨豚調查成果,台灣人才驚覺到自己也擁有可愛且聰明的海豚,然而,您知道台灣東部海域棲息著哪些鯨豚嗎?茫茫大海裡要如何尋找鯨豚蹤跡與執行研究調查?而在更了解牠們之後,對於牠們目前面臨的生存危機,我們可以為牠們做什麼?歡迎熱愛海洋與鯨豚的朋友前來參與和討論!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海洋保育】0.03%的力量有多大?/螃蟹


2012年有多少人參加荒野的淨灘活動呢?全台25場大小活動獲得七千多位荒野志工與民眾的支持,約是全台人口的0.03%。我們共清理出17643公斤的垃圾,約是台北市內湖焚化爐單日處理量的1.96%(只要28分15秒就燒完了)。我們盡力讓19.2公里長的海岸恢復原貌,約是環島海岸線長度的1.60%。

「垃圾真的有減少嗎?」、「海邊有變乾淨嗎?」荒野從2008年世界地球日開始舉辦淨灘,質疑的聲音不斷增加,單看今年付出的努力與成果,答案似乎很明顯。有一群人妄想愚公移山,而且還持續了8年。

但如果淨灘的價值不僅只於「你丟我撿」的無限迴圈呢?我們開始剖析淨灘行動的深層意義,思考如何在荒野各種工作項目中定位淨灘的角色與價值。我們發現淨灘適合設計成一堂「初階」的環境教育體驗課程,具有「短時間」、「容易引導」、「動手服務」、「深刻體驗」、「高人員承載量」的特性。當荒野守護的棲地或環教基地無法一次滿足數百人以上的學校或企業團體的需求,我們就會邀請這些大自然門外引頸期盼的朋友,參加淨灘活動。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史前館8/3-12/28〈蓋婭電影院〉


地球未來的預測,可真讓人怵目驚心!孩子們面對的會是怎樣的地球呢?如果全球暖化持續,我們要如何面對數百萬的難民潮?我們要如何應變旱災、水災,以及來自非洲大肆蹂躪歐洲的蟲災?氣候暖化所帶來的衝擊是人類歷史前所未見的,造成的影響更是險象環生、連鎖而難以估計,大至世界的結局、國家的發展,小至我們個人的生存,都需要我們立即採取正確而有效的行動去因應。

史前館邀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及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規劃一系列相關議題的影片放映,共同思考片中的觀點和人類永續生存的重要價值,希望能激盪出面對地球未來更好的生活方式。

地球未來的預測,可真讓人怵目驚心!孩子們面對的會是怎樣的地球呢 ?氣候暖化所帶來的衝擊是人類歷史前所未見的,造成的影響更是險象環生、連鎖而難以估計,大至世界的結局、國家的發展,小至我們個人的生存,都需要我們立即採取正確而有效的行動去因應。

史前館邀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及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規劃一系列相關議題共21場的影片放映,共同思考片中的觀點和人類永續生存的重要價值,希望能激盪出面對地球未來更好的生活方式。

更多相關活動請見官網:
http://www.nmp.gov.tw/nmpnews.php?nt=1&newsdetail=1142

場次及片單:
08.03 六, 10:00-12:00《火雞人生》與談人:王誠之
08.07 三, 15:00-16:00《蚯蚓獵人》
08.14 三, 15:00-16:00《印度懶熊巴魯》
08.21 三, 15:00-16:00《伊拉克沼澤奇蹟》
08.28 三, 15:00-16:00《義肢大象》
09.07 六, 14:00-17:00《希望之國》
09.21 六, 15:00-16:00《冰凍星球:冬季》
09.28 六, 15:00-16:00《如何綠化地球:生命之光》
10.05 六, 14:00-16:00《海洋塑化記》與談人:莊詠婷
10.12 六, 15:00-16:00《生命原力:非洲大裂谷》
10.19 六, 15:00-16:00《遇見樹懶》
10.26 六, 15:00-16:30《大搶救》
11.02 六, 15:00-16:00《搶救犀牛琵拉》
11.09 六, 15:00-16:00《大河兄弟:水壩河谷》、《致命動物60:墨西哥》
11.16 六, 15:00-16:00《人類星球:草原──力量的根源》
11.23 六, 15:00-16:00《鬣狗人》
11.30 六, 15:00-16:00《解剖巨物:鯨》
12.07 六, 15:00-16:15《紅色羽翼:火鶴之謎》
12.14 六, 15:00-16:00《遁逃蘇格蘭》
12.21 六, 15:00-16:00《生命脈動:生命的挑戰》
12.28 六, 15:00-16:00《失落的火山之地》

*片單介紹請見
http://www.nmp.gov.tw/admin/upload/nmpnewsdownload/1142/%B7R%A6a%B2y%A4j%A7%40%BE%D4%C5%40%B7%D3.pdf

2013/08/09荒野誠品周五見【不倒翁的319奇幻旅程─談兒童閱聽環境/林福清】


8/9(五)19:00-21:00(提早半小時唷)
講題:不倒翁的319奇幻旅程─談兒童閱聽環境
講者:林福清(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導演)

五年前,一格骨肉瘤小朋友的堅強生命,促成了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的製作,也開啟了劇組的艱辛旅程。

一部結合真人實拍、合成特效、動畫的電影,歷經三年的製作期,終於在去年四月上院線;雖然這是台灣首見的兒童電影形式,口碑也是佳評如潮,但顯然市場對兒童電影依舊信心不足,因而全國只有七廳願意給「不倒翁」檔期。於是,在下院線後,不倒翁團隊展開了他們另一段奇幻旅程,行動院線---載故事到最遙遠的地方。

行動院線和紙風車劇團的形式一樣,到每個鄉鎮放電影給小朋友、鄉親看。但行動院線並不單純只為兒童電影開闢出另外一條院線價值而已,也要透過每一場映後的導演座談,把現今“兒童閱聽環境”惡化的嚴重性,和年輕的父母面對面交流,更要對3C保母化提出警訊。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蘭嶼】天秤的故事/鄭漢文

東清橋上游(黑眶蟾蜍/攝)

在古老的過去,當世界還是「金的時代」時,地面是個快樂和平的世界,眾神和人類一起在地面生活。後來,世界開始有了四季寒暖,人類蓋了房子,穿上衣服,開始耕種,而且開始弱肉強食、相互爭鬥,神衹們便紛紛回到仙界,只有負責以天秤區分善與惡,做公平判斷的慈悲女神阿絲特蕾亞,仍舊留在地面主持正義。「阿絲特蕾亞,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讓人類自生自滅吧!」眾神都這樣勸她,可是她卻回答:「只要水還在流,花還在開,人類就有希望!」但最後在「銅的時代」,正義的女神受不了人類的惡言惡行,便黯然的回到天上(註1)

經過了千百年,慈悲的女神不捨人間之情,2012年夏天她回訪從古老的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和平國度的pongso no tao(人之島--蘭嶼)。就在島嶼附近蹣跚踱步時,發現金的時代真的難以回復,而銅的時代在外人進入之後反而變本加厲,跳過了「鐵的時代」直接來到「水泥時代」。人不但對人失去了禮敬,更令人心酸的是對生命的源泉大肆的進行遮斷,對神所創造的萬物不斷的進行殘害。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2013夏季定點觀察

糞金龜/攝

炎炎夏日何處去?上山消暑最愜意。綠意舒眼壓,芬芳暢身心。
邀請您一起來去都蘭山,感受滿山的綠意芬芳,來趟荒野的知性漫步吧!

【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零食&記得帶午餐喔!)、防護用品 (防曬衣物、帽子、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 觀察工具 (放大鏡、望遠鏡、圖鑑、相機、筆與筆記本)、手套、垃圾夾。

※請穿雨鞋或不會滑的鞋子。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2013/07/19荒野週五見【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十種生活實踐/諶淑婷、黃世澤】


時間:7/19(五)19:30-21:00
地點:台東荒野(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講題: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十種生活實踐
講師:作者諶淑婷、黃世澤

簡介:
有10 對「棄業從農」的伴侶,離開了城市與穩固的工作,一家人來到農村,靠著雙手和土地生活,種田,不再是「退休以後的事」!他們的耕作法友善土地,透過雙手與勞動,自己生產健康的食物,改變餐桌模樣,讓食物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在這同時,這些農人也順從自己的天賦,盡量維持「半農半X」的生活,務農的同時也畫畫作陶、投身教育團體、開設小農教育工作坊、照顧社區弱勢兒童......,這十種農耕生活的創意實踐,不僅是對親近土地與田園生活的嚮往,也是一場溫柔而堅定的革命,象徵著台灣社會價值的深層轉變。

我們將這10個家庭,寫成一本書,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田間的革命家。看到農村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救救蘭嶼島!水泥預拌場才是風災元凶/仙女


我小心翼翼拿著相機穿梭在環島公路,兩具怪手正在開挖山坡地,路旁掛有"守護東清"的旗幟。村民告誡我小心,這裡有很多"眼睛”。

看著年邁的阿公阿嬤,三番兩次前往勵德班抗議水泥預拌廠,我能感受到沉重的焦慮無助。 「林小姐,謝謝妳啊,我們甚麼都不懂,真的很需要幫助。」瑪讓(註1)的話,至今仍讓我激動鼻酸。

然而,經過無數次的守夜、四處陳情,六月二十號,台東縣政府派60名警力進駐蘭嶼,確保工程進行…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阿光節能魔法小學堂』暑期親子夏令營


『阿光節能魔法小學堂』暑期親子夏令營
中部及東部地區還有名額喔~

一個結合「綠色生活地圖」和北極熊阿光的「節能六大手法」,帶領大朋友、小朋友透過有趣的能源體驗、節能小遊戲、節能影片觀賞、綠色生活地圖和節能手法實務演練,一同為學校/社區進行「能源健康檢查」,歡迎您一同來到『阿光節能魔法小學堂』,一起來認識您的學校、社區、家庭、的用電情形,探索生活中的綠色生活魔法。讓節能減碳的行動開始在生活中實踐!

歡迎台中、彰化、苗栗、南投、雲林、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的社區/學校/圖書館趕快報名!

【簡章及線上報名】請按此連結http://goo.gl/Ev7le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2013/6/29台東荒野◎新家入厝


非常感謝協助整理新家的許多朋友們,台東荒野要在6/29辦入厝囉,歡迎大家來坐坐~

【時間地點】

6/29(六)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農會飼料廠對面,近綠房子、臨海民宿)
 
【活動流程】
10:30-12:00講座〈環境志工這條路/張菁砡〉
(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曾任荒野兒童教育委員會召集人,現為荒野研究發展委員會召集人)
12:00-12:20分會長、副分會長交接
12:20-14:00低碳午餐
14:00-16:00公平貿易影展《可樂殺人事件》
16:00-17:00掃除時間

【攜帶物品】
1.一家一菜(4-5人份),並與大家分享餐點為何符合「低碳飲食」。
2.擦地的抹布。

要來的麻煩填一下表單唷 :)
https://docs.google.com/a/wilderness.tw/spreadsheet/ccc?key=0AqneDWxYBGiidHZkb3h3c2ZjS3M1QkNiU29acWNUWnc#gid=0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2013初夏定點觀察

苦楝/攝

春神的腳步日漸走遠,又春又夏、忽冷忽熱、時雨時晴的初夏梅雨季,就不遠了。這個季節的都蘭山,是繽紛多彩,百花爭放的季節;把時間空下來,一同造訪山林的花顏鳥語和奔放多樣的生命百態!

【攜帶物品】個人餐茶(零食&記得帶午餐喔!)、防護用品 (防曬衣物、帽子、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 觀察工具 (放大鏡、望遠鏡、圖鑑、相機、筆與筆記本)、手套、垃圾夾。

※5/18海邊定觀時間為16:00-18:00  地點改為富山國小前集合!
因為珊瑚礁頗銳利,請穿長袖長褲與止滑性好的鞋子(建議雨鞋)戴工作用的棉手套。並做好防曬,攜帶飲用水。
可另行準備裙子(女士)或短褲(男士)及拖鞋以備上岸替換較清爽。


※6月份加路蘭定觀改為利嘉林道看螢火蟲,6/1(六)18:00軍人公墓停車場集合,帶手電筒及穿雨鞋。
※6月份都蘭山時間改為第二周6/8!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2013荒野海洋影展@預告



「2013世界海洋日」荒野海洋結合國際World Oceans Day的2013主題「Youth:Tell the world why you love the ocean and win」,舉辦全臺海洋巡迴影展活動。從「愛上大海我的家」為發想,精選《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The Global Catch》、《飛魚的旅程》、《白海豚練習曲》、《退潮》五部影片於全台11個分會所在地進行播映。

今年以《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為首映片暨主題片,突顯海洋環境現階段面臨的問題。我們的生活中因塑膠製品的發明,帶來無與倫比的方便、衛生與舒適,但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竟然讓我們的大海變成一碗塑膠濃湯?然而誰會喝下這碗五味雜陳的湯?是魚、鳥、海龜,還是你我?值得大家重視。

全台影展邀請導讀者從專家角度、拍攝者的角度、與自身對環境的關懷,和大家討論與分享影片中重要的觀點和價值,讓大家重回海洋的懷抱,重新思考海洋資源運用所面臨的挑戰,思考依海生存的人類及生物可能的未來,同時提出愛海的建議與行動方案。

※2013海洋影展台東場將在9月舉辦喔!
活動網址: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2013/6/14荒野週五誠品見【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我們怎麼看?/黃斐悅】


時間:6/14(五)19:30-21:00
地點:台東誠品2F
講題: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我們怎麼看?
講師:黃斐悅/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
簡介:
花東一直在經濟發展上彷彿是弱勢地區,但卻隨觀光風氣興盛而越來越亮眼,觀光建設規劃也越來越多,開始蠶食鯨吞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土地。
2011年通過的「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為花東帶來十年四百億的發展基金,兩縣政府怎麼使用這筆基金?花東在地民間組織又怎麼看待呢?歡迎您來一同瞭解關心。

2013/6/13(四)2013愛海講座講師培訓課程



荒野保護協會徵召「2013愛海講座志工」!

2010年,全球塑膠製品產量來到30億噸,其中1/3是一次性使用的包裝、容器。這些塑膠垃圾後來去了哪裡呢?有些去了掩埋場、焚化爐,有些被回收再利用,剩下的留在自然環境中,最後進了海洋。“沒有人真的知道這些塑膠物質會留存在自然界多久”。今年愛海講座進行《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紀錄片的推廣,走入各公司行號、學校、社區,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並從自身做起,發起對海洋的守護行動。

你我身為站在30%陸地上的地球人,是時候了!
住在70%海面下的魚蝦蟹貝需要我們的關懷,邀請您的加入!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
【課程日期】2013/6/13(四)19:00-21:00
【培訓對象】願意到各單位推廣愛海電影講座的有志之士,30名為限。
【培訓任務】成為愛海電影講座之講師(含導讀、播放影片與映後分享)。
【課程費用】免費。
【上課地點】台東分會(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截止。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g0p4jo8XszDZANMT5WwZfbQrmVXjEt0_zqs5UyX8BrE/viewform

活動內容
1.《海洋塑化記》影片欣賞55分鐘。
2.《海洋塑化記》教案教學1小時。

影片簡介
《海洋塑化記》
英國/2012/55分鐘/導演:Edward Scott-Clarke
中文字幕(黑潮編譯)、英語配音

2010年統計,全球塑膠製品總產量超過300萬噸,而其中三分之一用於一次性包裝,而使用過後的垃圾,除了回收、焚燒、掩埋外,剩下的就逃到我們的環境中,隨處可見。海洋也無法倖免成了塑膠垃圾的溫床,沒有人知道它會存在多久,或許數十年也或許數萬年。

塑膠製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與倫比的方便、衛生與舒適,但是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竟然讓我們的大海變成一碗塑膠濃湯?究竟誰會成為受害者喝下這碗五味雜陳的湯?魚、鳥、海龜還是你我?

這部由Edward Scott-Clarke導演所拍攝的具有濃濃塑膠味的"海洋塑化記",除了揭示塑膠製品如何危害海洋生物外,更延伸探討國際性海洋垃圾汙染問題,將枯燥沉重的議題透過動畫的方式呈現,讓更多人能夠認識並了解海洋廢棄物問題,是如何影響著你我的生活與健康。